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儒家 > 正文

儒学演化和国家发展丨外示儒学内用佛老的清朝

时间:2019-12-31 18:46     来源:原本大学微言     作者:南师怀瑾先生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接着明代已尽的气数,满族爱新觉罗的入关,便是中国近代史到现代史的关键所在。当满人入关称帝以后,在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始终存在满、汉民族意识情绪的斗争。

 

  接着明代已尽的气数,满族爱新觉罗的入关,便是中国近代史到现代史的关键所在。当满人入关称帝以后,在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始终存在满、汉民族意识情绪的斗争。但从满族的立场来说,因为明末时期明朝的政权已经物腐而后虫生,自己不能收拾,所以才请我们入关来澄清宇内。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天下本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这有什么不对。雍正《大义觉迷录》的立论,就是由这个观点出发。

  事实上,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讲,暂且不说魏晋南北朝的阶段,但从唐末五代到南北宋和辽、金、元这个时期,大约三百年之久,表面上是政权上称王称帝和民族性的争夺。但在华夏文化的立场来讲,无论辽、金、宋、元、明、清,实际上仍然都在儒、佛、道混合的文化基础上发展演变。只在空间区域上有南北之分,在时间的轨道上有朝代之别,从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文化来讲,始终都是一致的。尤其满族与辽、金在氏族的血统系统上,关系更为密切,这又是历史上的一个专题,暂且不论。

  满族在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从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卫(吉林省),首先修建第一座佛寺及玉皇观等寺庙。正值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开始,仿造蒙古文字的方法,创造满文,但那也只是从言语读音的区别上,创立了文字的符号系统。而在人文生活的文化上,包括政治体制,仍然都是学习华夏文化的传统,并无另有满洲的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建元天命,自称国号为“后金”,这很明显的便自认为是金人的后裔。

  再到明熹宗七年(1627年),努尔哈赤卒,由皇太极(清太宗)继位,改元天聪以后,政治体制也更加汉化。尤其在天聪三年即设立“文馆”,并将以往由征明所俘虏的儒生三百人,分别考试优劣,逐渐录用。天聪四年,议定官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学明朝体制,并令满族子弟皆须读书。当时初建的文馆,后来再加改制,到了入关以后,在顺治、康熙王朝,便正式扩充成为“内阁”了。所以入关之初的儒臣如范文程、顾八代(文起)等人,都是镶黄旗的明儒汉人后代。

  皇太极在天聪五年开始,为什么命令旗人子弟皆须读书呢?如史料所载:

  上(皇太极)谕诸贝勒曰:我国诸贝勒大臣之子,令其读书,闻有溺爱不从者,不过谓虽不读书,亦未尝误事。不知昔我兵之弃滦州(河北地区)四城,皆由永平(河北卢龙)驻守贝勒失于救援,遂至永平、遵化、迁安等城相继而弃,岂非未尝学问,不通义理之故。今我兵围(明朝)大凌河(辽宁),越四月,人相食,竟以死守。虽援兵已败,凌河已降,而锦州、松杏(皆在辽宁)犹未下,岂非读书明理,为(明)朝廷尽忠之故乎?凡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皆令读书。

  这就是皇太极在当时已经体会到读书明理,与忠贞爱国的情操,确实具有重要关系,所以他要旗人子弟读书。后来再发展到要求武将也必须读书。但在当时所读的书,基本上就是孔孟之道的“四书”最为重要。

  从开建文馆,录用明朝遗留在东北各地的儒生,归入旗下以后,不到两三年,他们果然成为为大清出谋划策、文韬武略的中坚分子。如宁完我首先上疏言事,建议厚待汉人。接着便有贝勒岳托提出优待汉人赐婚等等的办法。然后,就有朱延庆、张文衡等先后上书,请即征明的建议,他们当然都是出身文馆的明儒后裔儒生。但皇太极的头脑并不简单,不失为具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他对征明会议的讲话,就大有可观之处。如说:

  进言者皆欲朕速出师,以成大业。朕岂不愿出此!但今察哈尔新归附,降众未及抚绥,城郭未及修治,何可轻于出师!朕于旧人新人,皆不惜财帛以养之(如明之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欲使人心倾服耳。若人心未和,虽兴师动众,焉能必胜。朕反复思维,我国既定,大兵一举,彼明主若弃北京而走,追之乎?抑不追而攻京城乎?抑围而守之乎?若欲请和,宜许之乎?抑拒之乎?若北京被困,逼迫求和,更当何以处之?倘蒙天佑,克取北京,其人应作如何安辑?我国贝勒及诸姑格格等,皆以贪得为心,宜作何禁止?尔高鸿中(时为刑部承政)、鲍承先(时为文信榜式)、宁完我、范文程(沈阳汉族旗人)等,其酌议以闻。

  同时,又谕文馆诸臣择史有关紧要者,据实汇译成书,用备学习。如说:

  朕观汉文史书,殊多饰词,虽全览无益也。今宜于辽、宋、元、金四史,择其紧要者:如勤于求治而国祚昌,或所行悖道而统绪坠,与其用兵行师之方略,及佐理之忠良,乱国之奸佞,汇译成书,用备观览。又见汉人称其君者,无论有道无道,概曰天子,安知其即为天之子耶?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居之,亦惟有德者乃可称天子。今朕蒙天佑,为国之主,岂敢遽以为天之子,为天所亲乎?

  接着就以归降汉官为各部承政,并遣大学士范文程祭先师孔子。◎清取天下几异数

  事实上,在这个阶段,曾经有两三次致书明朝请和,而明廷都没有理会,更没有正式回应。因此便在计策万全以后,才一步一步派满蒙部队侵近山海关,但仍然不敢有公然征明的大举。直到皇太极逝世,由第九个儿子,年方六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摄政,李闯王民兵攻入北京,朱明末代皇帝崇祯自杀,吊死煤山,才有吴三桂向清朝乞师,使清廷正当孤儿寡妇当政的危机中趁势乘时而驾,由吴三桂为前驱,名正言顺地入关进京,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大清朝入主中国的第一代皇帝,年号顺治。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来说,取得天下如此容易侥幸,真可算是最稀奇特别的一代,如照古文精简的说法,便叫做“异数”,也就是说有特别的好运气,不是人力所能勉强做到的。

  清兵入关,福临在北京登位称帝,改年号为顺治元年,已经是十七世纪的中叶,即公元1644年。这个时期,除了帝都北京以外,中国的各省州县,并未完全被大清朝所统一。除李闯王、张献忠等遣散的民兵势力还未平定以外,在南方还有“南明”等临时政权存在。而且各地的抗清武力,皆未削平。所以当顺治在位十八年的时间里,全国还在兵荒马乱的战争状态,清室的皇权也还处在安危未定的局势。

  如从军事武力来讲,入关前后的清朝八旗子弟,全数亦不过三万多人。加上在皇太极时代收编内外喀喇沁蒙古的丁壮一万六千九百十三人,另行分编为十一旗(属于蒙古族),总数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至于当时蒙古的人口,大约在四十多万内外,但并未完全归服满族,何况扣除老弱妇孺,能征调动员的兵力也非常有限。何以他们能以十来万人的武力(这是比较宽松的估算)入关,统治当时上亿人的中国呢?如果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在人类世界的战争史上,最先能够运用“代理战争”的战略,可以说便是满人。他们在东北初起,由皇太极时代开始,略地攻城,夺取明朝在东北的要塞阶段,已经运用收编了蒙古的旗兵参战。入关以后,南征北讨,也都是以蒙古旗兵参合互用,而从一般汉人来说,无论是满旗、蒙旗,统称之为清朝的旗人或旗兵。而且后来平定南方,统一全国,又是运用汉人汉兵作为代理战争的先驱。如用洪承畴及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藩镇四王,便是最明显的成例。

  所以当郑成功在台湾率水师十七万北上,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的战役,防守北方的旗兵还不足万人,而且大多是老弱残兵。顺治和皇太后表面镇定,内心已准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出关回避。结果郑军因气象变化,天时不利,加上郑成功方面没有准确的侦查情报,而且反攻郑军部队的,也正是汉兵。因此,郑军只好迅速退走,反成败局,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

  但在北京“顺治”皇朝的十八年间,除了还需随时警惕在中国各地用兵的统一战争,更大的主要内忧,还在爱新觉罗内廷的齐家问题。所以研究清史上的第一疑案,就是顺治生母皇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以及顺治的早年逝世是否别有原因?甚至民间相传,都相信顺治因受刺激而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去了,这些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谣传而已。正如清代绍兴师爷办案的老调一样,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而已。

  但顺治成长以后,嗜好禅宗佛法,确是事实。他曾经召请当时深负时名的禅师如憨璞性聪、玉琳通秀、木陈道忞等大和尚进宫参学,而且自号为“痴道人”,或称“弟子福临”,情如世俗子弟。至于顺治出家的诗篇,两百多年来流传在中国佛教的寺庙中,也并未遭到文字狱的取缔,而且还可任意张贴流通,岂非怪事。如果照那些浅近畅晓的词句来看,正如皇太极等初学汉文的笔法,如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朕(我)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未生之前谁是我,既生之后我是谁?”等等,这和他的孙子雍正还未登位以前所辑录的《悦心集》等文句,几乎都是很可爱的白话韵语。

  依史论史,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统治中国,除了满汉民族性争议的缺失以外,从版图的一统、政治的清明,乃至文治武功的成就,不但无愧汉唐,甚至可说是超过汉唐。如历代王朝的女祸、外戚、太监、藩镇等弊害,几乎绝无仅有。这些良好根基的建立,是从康熙时代所底定。唯一可惜的,如果在入关之初舍弃满族初期偏仄的习性,不改中国传统的明代衣冠,不下令全国剃发编辫子,那在统一江山的工作上必然会事半功倍,顺利得多了。我们研究历史文化,需要特别注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衣冠文物”四个字,它所代表生活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清兵入关之初,并未遭遇太大的反抗。但自下令剃发,改易服制以来,就使当时的全民引起反感,抗拒投降的意识就突然增强了。这种有关生活文化习性的群众心理问题,看来只是一件小事,但恰恰是为政治国的大关键所在,可惜一般人见不及此,英明如康熙、雍正两代,纵使心里明白,但也不敢违背祖制,所以就增加历史政治上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了。

  以我本身亲眼看到的一个事实,告诉大家值得参考的一个笑料。当我还在幼小的童年,清朝已被推翻,民国也已经十几年了,可是在我家乡的亲戚故旧中,还有前清遗老,有秀才、举人功名的两、三人,始终不肯剪掉辫子。后来被现实环境所影响剪掉了,却马上换穿道士衣冠,表示仍然不愿投降民国,以此自居为前清的遗老。我的父亲对我说,他老人家却忘了道士衣冠,正是明朝士绅的便服啊!既然要做前清遗老,为什么还要穿明代的衣冠呢!可见衣冠文物,对于民情心理来讲,在无形中,就具有不可思议的精神作用啊!

  (说明:本文选自南师怀瑾先生著述《原本大学微言》,依据东方出版社2015年1月版点校,请放心阅读。)儒学演化和国家发展丨外示儒学内用佛老的清朝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