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儒家 > 正文

杨朝明:孔子追求的“大同”是什么?

时间:2019-12-31 18:50     来源:儒家网     作者:杨朝明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长期以来,由于疑古思潮的严重影响,人们怀疑《孔子家语》,在《礼记》成书问题上异说纷呈,严重影响到了对《礼运》价值的认识。
 

  摘要:尽管人们多言《礼运》是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对其成篇时代认识上存在分歧,实际大大降低了该篇的价值。实际上,《礼运》是极其重要的孔子思想文献,汉人编辑《礼记》和孔安国撰集《孔子家语》,他们收入该篇时或者都有各自的编辑动机,但二者肯定有极大不同。《礼运》本属于孔子与子游论礼之言,我们不能因《礼记》等进行过某种程度的加工而否定其主要思想属于孔子。在这些问题上产生疑虑,实际是由于对《孔子家语》成书时代不明造成的。看到了《孔子家语》成书问题的真相,就可以消除对《礼运》成书问题的疑虑。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把握孔子大同思想的实质,理解该篇的重要价值。

  孔子长期从事教学与社会活动,留下了大量而珍贵的言论。综观相关材料特别是孔子遗说,谁都不会怀疑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礼制的稔熟,也不会怀疑孔子对三代“明王”的崇敬。保存在《孔子家语》和《礼记》中的《礼运》篇正是孔子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系统地展示了孔子的礼学思想,《礼运》是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长期以来,人们对《礼运》及其“大同”思想学说进行了很多研究,只是由于《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影响,人们还很少注意到《孔子家语》中的《礼运》篇,很少注意到该篇与《礼记·礼运》的差别及其文献学意义。但是,尽管人们主要以《礼记》中的《礼运》为研究文本,依然有学者看到了《礼运》与孔子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该篇思想的先秦时代特征,认为《礼记》虽然成书时代较晚,而其中关于“大同”之道的思想却是先秦的①。鉴于人们在认识上依然存在很大误解,该篇的重要价值明显受到遮蔽,本文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礼运》中的“大同”说再加讨论。不周之处,希望得到批评教正!

  一、《礼运》篇的“大同”思想属于孔子

  长期以来,由于疑古思潮的严重影响,人们怀疑《孔子家语》,在《礼记》成书问题上异说纷呈,严重影响到了对《礼运》价值的认识。时至今日,依然有学者怀疑《礼运》的真实性,对该篇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一些偏差。例如,金春峰先生虽然认为《礼运》是儒学和中国文化思想史的一篇重要文献,但以为《礼运》为汉儒所采辑、编撰,其中的一些内容为汉人撰写的,反映了汉人天人同类的大礼乐观[1]。这个问题到底怎样,很有必要认真研究,不然就真的会出现“思想史的错置和混乱”。

  如果在文献成书问题上出现偏差,如果像金先生所说把汉代的思想当作孔子与弟子论礼之言,就会“把孔子思想汉人化、董仲舒化”。反过来,如果其中的思想本属于孔子及其弟子,今人却以为属于汉人,则这样的错乱同样严重,就会把孔子思想人为地拉到了汉代,实际上也低估了孔子思想,看低了早期儒学的发展水平。显而易见,把《礼运》之中明确记载“孔子曰”的文献说成是“汉人撰写”,这等于说“汉代学者假冒孔子之名”,这与疑古思潮盛行时期所谓的“汉人伪造说”观念完全相同。当然,这里的错误与混乱还是不难看清的。

  十几年前,笔者曾经关注《礼运》,对它的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进行思考,发现人们对于该篇的有关问题存在很大混乱。例如,连许多基本的问题,如《礼运》成于何时?其中的思想是否属于儒家,或者其学派性质如何?都存在严重分歧,甚至可以说乱作一团,代表了疑古思潮影响下学术认识的严重失范。对这样一篇重要文献的认识,关涉到中国早期思想史面貌的描述②,实不能不认真辨析。通过研究《礼运》的成篇问题,通过研究《孔子家语》与《礼记》中《礼运》篇的异同,我们清楚地看到,汉代编辑《礼记》,其中不少篇章确实经过了重新连缀和编辑,但汉儒并不像今人所认为的那样对孔子缺乏敬畏,他们很可能并没有动辄就假借“孔子”来表述自己的主张。或者说,《礼运》并非“出于汉人的伪作”。通过对其中关键问题的分析,可以说我们应该能解开《礼运》成篇的谜团,可以消除人们的疑虑。

  《礼运》最大的问题是该篇的作者。《礼运》是怎样写成的,这与文本中的许多问题相连,比如《孔子家语》和《礼记》都有《礼运》,如果以传统的观点,舍弃《家语》而用《礼记》的文本,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偏差。实际上,我们曾经反复细致地比较过《家语》与《礼记》两个文本,比较二者的相同和相通之处,明显发现《礼记》文本不如《家语》,综合审视二者共同内容之间文本的差异,强烈感觉到了《礼记》的不少改编痕迹。

  例如《礼运》篇首部分,《孔子家语》的《礼运》篇作:“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乃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言偃侍,曰:‘夫子何叹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吾未之逮也,而有记焉。’”《礼记》中的该篇则作:“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不难看出,与《礼记》相比,《孔子家语》更像时人所记,给人以明显的现场感。《孔子家语》中的“夫子何叹”,《礼记》中作“君子何叹”。很显然,《孔子家语》所记是对的,因为孔子的弟子乃至当时的公卿大夫大多习惯上称孔子为“夫子”。我们综合以往的比较研究,很容易能够判断出,相比于《孔子家语》,《礼记》对材料的变动很大,而《孔子家语》更注重维持简书原貌。

  孔子回答言偃进行这番论说的具体时间,《孔子家语》的记载比较明确,就是在孔子为鲁国司寇时期,具体就在参与蜡祭活动之后。蜡祭是每年十二月举行的祭祀礼仪活动,孔子忧国忧时,他由此进行了很多的思考。言偃记录下孔子的论说,于是才有了《礼运》这一儒学名篇。据记载,孔子为司寇时间不长,因此,我们可以判定孔子的这次谈论,时间应在鲁定公十年到十二年三年之内的某年十二月,当时孔子五十三岁左右。从孔子的谈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当时的心情比较沉重。也就在此后不久的鲁定公十三年,孔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的生涯。

  相比之下,《礼记》仅仅用了一个“昔”字表示时间,令人对孔子论说的时代背景不好把握。戴圣编订《礼记》,着眼于西汉时的历史实际,他没有明确地保存“夫子本旨”的意图,因而其中的改编便不像《家语》那样忠实于原文。他必须立足于汉朝,更不应有违犯时忌的言语。例如,《孔子家语》的《礼运》中所记言偃的问话中有“今之在位,莫知由礼”,《礼记》的《礼运》篇中便找不到。孔子“喟然而叹”,《礼记》还画蛇添足般地加上一句解释性质的话,说“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因为在戴圣时期的他们看来,汉家王朝大一统的“清明”政治,哪里能有令人叹息的“莫知由礼”。对照《礼记》与《孔子家语》的其他不少相同的篇章,类似的例子很容易找到。例如《礼记·中庸》对《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的改编、《大戴礼记·主言》对《孔子家语·王言》篇的字词改动,其实都与西汉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有关。

  将《孔子家语》和《礼记》的《礼运》篇比较,我们发现《家语》缺少了自“我欲观夏道”至“此礼之大成也”一节,而这一节却在今本《家语》的卷一《问礼》篇中。细致观察前后文的联系,可看出《礼记》以之在《礼运》篇是正确的。今本《家语》类似的错乱还有不少。例如,将《礼记》的《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分别与《孔子家语》的《论礼》《问玉》进行比较,也可以发现这一点。孔安国在《后序》中说,他得到这些简册后,“乃以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可见,《家语》的这些篇章都由他编次而成。可以想见,他在遇有简册散乱时,只能依据内容进行新的编排。《问礼》篇可能就是如此,该篇除了言偃问礼的内容,还有鲁哀公问礼的一部分,可能当时他觉得这两部分归属不明,遂以“问礼”名篇,将这两部分归入。这一点反而证明《家语》的古朴可靠,证明孔安国《后序》所言不虚。

  这样,《礼运》的成篇年代已经十分明确了。虽然《礼记》编成在汉代,《家语》也由汉代的孔安国写定,但《礼运》的成篇时间却很早。既然《家语》如孔安国在《后序》所说那样“由七十二子各共叙述首尾”,那么,《礼运》也应该成在孔子弟子之手。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按》说:“按《论语》文例,凡弟子门人所记者称子,曾子、有子是也;弟子互记或门人记他弟子之语者称字,子贡、子夏、原思、宰我是也;弟子自记者称名,宪、宰予、冉求是也;其称孔子,或曰夫子,或曰仲尼,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是也。于长者乃称名:‘子路对长沮曰:为孔丘。’是也。此篇称仲尼而名言偃,疑子游所自记也。”[2]言偃字子游,若是其弟子门人所记,其中不应直称其名。我们认为,《礼运》篇记言偃与孔子的问对,称孔子曰“仲尼”,应该出于言偃自记。

  人们怀疑该篇出于子游,还有一个很大障碍,那就是子游的年龄问题。作为儒学名篇,《礼运》应当是孔子与其弟子子游对话的记录。但是,如果按《史记》所言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则当时子游不到十岁,由此,人们不能不质疑该篇记载的可靠性,对该篇的种种说解也进而随之产生。其实,《孔子家语》明确记述子游“少孔子三十五岁”,只是由于人们对《孔子家语》的价值认识不清,而且《孔子家语》本身版本不一,致使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事实上,当时的子游应当早已年过十五而学于孔子,符合孔门教学的历史实际。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专文讨论,此不赘述。

  确定了本篇材料的来源,该篇的真实性问题也就清除了最大的障碍。那么,《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属于孔子就没有大的问题了。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