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儒家 > 正文

儒学演化和国家发展丨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

时间:2019-12-31 18:45     来源:原本大学微言     作者:南师怀瑾先生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东方古老中国的文化,经过元朝百年以来的摧折,由平民起义的各路英雄,基本上都不如汉唐开国的规模。明太祖朱元璋更不例外,既没有汉高祖刘邦的豁达大度,更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

 

  东方古老中国的文化,经过元朝百年以来的摧折,由平民起义的各路英雄,基本上都不如汉唐开国的规模。明太祖朱元璋更不例外,既没有汉高祖刘邦的豁达大度,更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虽然朱明一代与汉、唐、元都是一统山河的帝制政权,但前追唐朝,后观清代,无论文治武功,都是黯然失色的。有人说:汉朝四百年,是刘家与外戚宦寺(太监)共有天下。唐朝三百余年,是李家与女后藩镇共有天下。明朝三百年,是朱家与宦官(太监)共有天下。清朝两百余年,是爱新觉罗与绍兴师爷共有天下。这样的史论,虽然过于儱侗草率,但也蛮有道理的。

  为朱元璋做个心理分析

  我们在前面已约略地提过,在整个的历史上,反观任何一朝一代的政风,都和开国之君创业立国的学养见解有牢不可分的关系。这正是《大学》所讲“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原则要点所在。

  明朝三百年来的帝室政权,之所以如此的阴暗,完全由于朱元璋本身的前因而来。他出生在元朝末代乱世的贫民家庭,在童年孤苦零丁的生活中,早已埋下了看人世社会都是一片悲惨残忍的心理因素。后来生活无着,为了糊口,只好到皇觉寺去做和尚。宋元以来的汉僧寺院,仍然具有丛林制度的严格清规,俨然一个政治体制的组织。对于长上和各个职司,既要坚守戒律,又要集体劳务,所谓“敬”和“肃”的遵守,是它基本的精神所在。他做和尚的日子不算太久,对于佛教的慈悲和忍让的内养修持工夫,虽然也有所了解,但毕竟并未深入。况且皇觉寺的和尚,也避不开时艰年荒、流离失所的遭遇,他只好被迫出去化缘,仍然也混不到饭吃,因此才去投军,参加平民起义的行列。

  如果从心理学立场的观点来分析,以朱元璋从小到长大的遭遇情况来说,假如事业有所成就,这种人就会变成三种个性的典型:

  一是对社会人群,始终充满仇恨和不信任的个性,变成刻薄寡恩的作风。

  二是对社会人群,反而具有同感痛苦的同情心,处处推己及人,愿意反馈社会,尽量做好事,成为一个大善人。

  三是变成双重人格,既充满仇恨与刻薄,又很悲观而具有同情心。但有时仁慈,有时残忍,很难自制。

  我们只要多读《明史》,仔细研究朱元璋,你就可以了解到孟子所说孤臣孽子的心境了。如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可惜他所遭遇的是时势造英雄,做了皇帝,却不达观。如果以他的聪明慧知,做一个中唐时代的和尚,一定会成为一代宗师,称佛做祖。但他的根本学识习性,仍然没有脱离少年时代为僧时的僧院知识,因此在他所创建的明朝政治体制中,有关官职的名称,有些仍然采用“丛林寺院”僧职的名位,如“都察院”、“都检”,乃至称僧职叫“总统”、“统领”等名词,都是与“禅林寺院”职司的名号相同。

  可是在他称“吴王”开始,到登位称帝以后,的确勤奋读书,努力学习。但很可惜,没有得到良师益友的辅导。如宋濂、刘基,他都是以臣工视之,并非尊为师友。如史载他对两人的评语说:“宋濂文人,刘基峻隘。”所以对于他们,始终是有距离,用而不亲,影响不大。在他心理上最大的缺点,就是始终有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古今中外的人性心理,凡是过分傲慢的人,都是由心理上自卑感在作祟。他自小由环境所造成严肃忮刻的生活习惯,很难兼容并蓄,更谈不到有“格物致知”的容人容物之量。

  但他在登位称帝以后,正如唐宋开国的皇帝一样,总想找出一个显赫有名的祖宗,作为自己的背景。李唐皇帝找到老子李耳,有道教教主的“李老君”做背景,是够神气的。赵宋也用道教的帝君来陪衬自己。朱元璋找谁呢?开始他是想用朱大夫子朱熹的关系。当他还正在疑难不决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理发的司务(相当于今天所称的师傅)也姓朱。他便问他,你是否也是朱熹的后人?谁知那个理发匠却答说,我姓朱,是另有祖先的,朱熹和我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认他做祖先啊!这几句话,使他感觉到很惭愧,因此就决心不认朱熹做祖先了。(这个典故,不是凭空捏造的,是记在明人一部史料笔记中,我一时记不起书名来了,你们查对,一定会发现的。)

  科举取士的利弊

  但从明朝开国,创建科举取士的考试体制,规定用朱熹的《四书章句》为标准,推崇《大学衍义》等传统,实在出自朱元璋的创制规定,以后一直沿用到由明朝乃至清朝约六百年不变,并非事出无因。另如以宋儒理学家的严峻规范思想,制定对妇女的节操观念,限制重重,也是由他手里所开始的。大家不可以把这些过错,随便归到儒家的礼教和孔子、孟子的罪名上去,那是很不公平的。

  现在为了缩短讲课的时间,我们只引用明初朱皇帝有关这一方面的史料,大家看了就可明白。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朱元璋正在称吴王的第三年,即诏求遗书,如史载:

  上谓侍臣詹同等曰:三皇五帝之书,不尽传于世,故后世鲜知其行事。汉武帝购求遗书,而六经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见。武帝雄才大略,后世罕及。至表章六经,开阐圣贤之学,又有功于后世。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之良规。孔子之言,诚万世之师也。

  又命侍臣书《大学衍义》于两庑壁间,曰:“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书此,以备朝夕观览,岂不愈于丹青乎!”

  第二年,开始第一次创制文武科取士之法。如云:

  然此二者,必三年有成,有司预为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其科目等第,各出身有差。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

  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卿等纂修《女诫》,及贤妃之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洪武三年,第二次

  诏设科取士,定科举法。初场,各经义一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诏、诰、表、笺、内科一道。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后十日,以骑、射、书、策、律五事试之。

  洪武十七年,第三次

  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乡试,试三场。

  八月初九日,试四书义三,经义四。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朱义(程传与朱子本义);书,主蔡氏(沈)传及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

  十二日,试论一,判语五。诏、诰、章、表、内科一。

  十五日,试经史策五。

  礼部会试。以二月,与乡试同。其举人,则国子学生,府州县学生,暨儒士未仕、官之未入流者应之。其学校训导,专主生徒。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

  同时,另有一件故事,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一定觉得他很愚蠢,不懂得科学技术,因此而限制了科技的发明和应用,非常可惜。事实上,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无比的方便,而且大有好处,那是事实。但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精神文明上的堕落和痛苦,那也确是有相等的负面损失,这也是事实。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类似有朱元璋这种想法和做法的事,还不止他一桩而已。这件事,便是史载:“洪武元年冬十月,钦天监(管天文台的台长)进元(元代)所置水晶刻漏(最早发明的自鸣钟),备极机巧。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铃声)鼓。上(朱元璋)览之,谓侍臣曰:废万机之务,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命碎之。”这样一来,由元朝时期从西洋引进的一些最初的科技知识,就很少有人再敢制作和发明了,实在可惜。假如当时一反过去历史上压制“奇技淫巧”的政策,加以提倡奖励,恐怕中国的科技就早早领先世界各国了。

  由朱元璋开始,制定科举考试取士的程式以后,朱明王朝历代子孙的职业皇帝们,便严守成规,奉为定例。但当时的知识分子,也有人认为把儒学局限在宋儒和程朱一派的思想见解上,是很不恰当的。所以到了朱棣赶走他侄子建文帝允炆以后自称皇帝,改元“永乐”的第二年,便有江西饶州鄱阳儒士朱友季,“诣阙(自到北京皇宫大门外)献所著书,专毁濂(周敦颐)洛(二程兄弟)关(张载)闽(朱熹)之说。”永乐看了,便说:“此儒者之贼也。”遣行人押还饶州,会司府县官,声其罪杖之,悉焚其书。并在永乐十二年命儒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开馆于东华门外。书成,永乐亲自写序。从此便使朱明一代的儒学,偏向专注于性理的探讨,推极崇高而不博大了。

  过了四十年后,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有礼部右侍郎邱浚进所著《大学衍义补》一书。他认为真西山的《大学衍义》虽是帝王学的中心思想,但缺乏治国平天下的事迹可供参考。因此,他采集经传子史有关治国平天下的事迹,分类汇集,加上自己的意见,以备帝王们学习治国平天下的学识。宪宗特别赏识,赐给金币以外,又进封他做礼部尚书,并命将此书刊行流布。邱浚是琼州(海南岛)人,少年时便有神童之誉,是一个才气纵横的人物。如他咏海南岛五指山的诗,便有“疑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之句,大有岭南学派人物的豪情壮志,目空一切的气概。

  (说明:本文选自南师怀瑾先生著述《原本大学微言》,依据东方出版社2015年1月版点校,请放心阅读。)儒学演化和国家发展丨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