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儒家 > 正文

儒学演化和国家发展丨“四书”、“五经”和中国文化

时间:2019-12-31 18:36     来源:原本大学微言     作者:南师怀瑾先生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大家都知道,西洋欧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中心,从古至今,直到现在为止,仍然还是以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和《新约》)为主流。

 

  大家都知道,西洋欧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中心,从古至今,直到现在为止,仍然还是以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和《新约》)为主流。同样的,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直到二十世纪为止,似乎还仍然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中心。事实上,东西文化都正处于转型变态的状况中,西方信奉宗教的文化正在蜕化。东方文明,尤其以中国的文化来说,也随时代的巨轮在转变中,支离破碎。主张重“人道伦理”的儒家学说,也正处于游魂、归魂的卦变之中。现在的美国,有人正在掀起未来的世界是“文化战争”的时代,尤其指明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对抗的大敌。看来未免可笑,但也深为可虑。天下事往往误于肤浅粗暴的见解,因此,我们自己也应当“反求诸己”,需要“温故而知新”了!

  如果说“五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传统的总汇,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四书”呢?那是北宋时代开始,到南宋时期才渐渐盛行,取代“五经”文化的地位。四书是专属于孔孟之教的学术思想,但是被宋儒理学家朱熹所作的“章句”注解所垄断的儒学,并不足以概括中国文化的大全。

  五经,就是《周易》、《尚书》、《礼记》、《诗经》,以及孔子所作的《春秋》。而演绎阐释《春秋》内容的,有《左传》、《公羊》、《谷梁》等“三传”。《春秋》一书是孔子在春秋后期,即公元前480年间的绝笔之作。

  这个时期,在西方的历史上,正当罗马改行共和政治,开始才有信史可征。斯巴达组织伯罗奔尼撒联盟。印度难陀王朝兴起,佛教徒第一次大结集佛经。波斯先后连续三四次远征希腊。雅典取代斯巴达为希腊霸主。西方所谓史学之祖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前424年)出生。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前399年)出生。这个时期,也正是希腊文化在西方兴盛的时期。

  大家都知道孔子晚年,极一生的精力,“删诗书、订礼乐”而自著《春秋》。他是以极度客观的角度,把中国上古的历史文化,裁定从有文书资料信史可征的唐尧(甲辰年)登位时期开始,也就是公元前2357年。他避开中国远古史的时代,即从神农到黄帝(轩辕)之间的史迹(即公元前3000年以前,与埃及金字塔王朝以及巴比伦建国同期,这是东西方开始人文文化发展的初期)。他以“多闻阙疑”的态度,“存而不论”。因此,后来司马迁著《史记》,不好明说要补孔子“删书”的不足,便在《帝王本纪》上首先提出一篇《五帝本纪》,历述唐尧为黄帝之后,追溯上推中国文化的年代。到了南宋孝宗时代,学者罗泌又另著《路史》一书,采用道家等遗书的说法,再上溯高推旧史所称“三皇五帝”以上的往事,文章华丽而亦富于考证,言之成理,书名《路史》,意思是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史”。从他的著作宗旨看来,也是深惜孔子“删书”断自唐尧,忽略远古史的传统。等于现代有人将中国的历史年代,由黄帝纪元开始,到今年(丁丑,公元1997年)为止,共计有四千七百三十一年的意义相似。不过,我们只是顺便一提,不是要讲中国远古和上古文化史的专题,到此为止就可以了。

  总之,孔子删订“六经”,是把唐尧、虞舜以来,直到周朝开国以后的文化文明,尤其是由周公姬旦所整理过的中国上古文化,汇为总类,付予后来的人们,作为先民遗留给后代“承先启后”的无价资产。当时对学者称为“儒士”或“儒生”,并非如汉代以后的儒家,是专指治孔孟之学才称“儒者”的。

  到了秦始皇灭掉六国诸侯以后,改变了周朝分封诸侯建国的政体,统一中国,划分郡县,开始创制学者的专职官称叫“博士”,但并不限于专学“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经”的范围才叫“博士”。秦始皇和李斯在公元前213、212(戊子、己丑)年之间的焚书坑儒,也并没有明令坑掉“博士”。所坑的大都是“处士横议”的非“博士员”的儒生。

  (说明:本文选自南师怀瑾先生著述《原本大学微言》,依据东方出版社2015年1月版点校,请放心阅读。)儒学演化和国家发展丨“四书”、“五经”和中国文化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