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儒家 > 正文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3)

时间:2019-12-31 18:33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张汝伦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曾经是传统社会读书人必读书和传统教育核心文本的《论语》,今年来在一些高校的课程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比如在我服务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中文系都开设了《论语》的课程,而且成了常规课程,几乎每个学期都有,但学生还是踊跃选修,我曾在一个学期同时开两个班,选课学生近五百人,但仍然有许多想修这门课的同学未能如愿。问题并不在今天的学生对《论语》还有如此的热情,也不在于这足以证明《论语》自身的价值,因为这都不重要。《论语》作为不朽的经典,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

  当然,并不只是《论语》这一部经典难以适合现代教育,多数儒家经典乃至其他某些经典,都有这样的问题。问题当然不在经典,而在于现代教育本身。如前所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人与自己的世界、与他人、与自然界对立两分,也就是主客体二分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让学生掌握日后他们能认识世界、控制世界、征服世界的知识和技能。教者教这些知识与技能,学者学这些知识和技能。至于知识和机能以外的东西,要么把它们归约为知识和技能,要么完全放弃,不闻不问。这归根结底是因为现代人(主体)总是向外看,而不是向内看。这就造成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局面。外在的知识掌握得越多,自己失去得越多。并且,知识也越来越向实用知识和技能倾斜和嬗变,“无用的”知识如甲骨文和音韵学的知识,越来越边缘化,如没人出来像保护珍稀物种那样加以保护的话,难免归于消失的命运。在此情况下,强调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由明心见性而万物一体,而天人合一,以正诚修齐治平为旨归的儒家经典,如《论语》,要么不伦不类,成为知识学习的对象;要么完全被排除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外。

  然而,《论语》无法适应现行的教育体制,并不证明它对于现代教育毫无意义。恰恰相反,这证明它对于现代教育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不管对孔子和《论语》看法如何,无人会否认《论语》的经典地位。所谓经典,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历经百世而不磨。《论语》之所以为经典,并不在于它包括了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样所谓的道德金律或道德训诫,而在于它体现的思想和精神对于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包括如何看待教育。

  人之所以胜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发明了教育。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发明。有了教育,人类不但可以将自己获得的知识通过教育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人能够通过教育发现自己的弱点和毛病,迁恶从善,改邪归正。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因此而对教育予以无比的重视,认为教育是人自我提高、自我改善和完善的主要途径。苏格拉底说,未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他的学生柏拉图鉴于雅典城邦的种种弊病(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是这些弊病的一个极端反映),认识到没有善人就没有善的城邦,遂将教育作为建立理想城邦的主要手段之一,很多人就因此认为他的《理想国》是一部最伟大的教育哲学著作。

  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周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德为学习目的;六行为学习途径;而六艺则为学习内容。这“三物”充分说明古典教育的教化性质。

  教育与学分不开。什么是学?古人认为:“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 学之为觉(悟),说明学首先不是去追求外部的未知领域,而是觉悟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但它不是一个闭门思过,冥思苦索的过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三十一》)这表明学首先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从实人实事的实行(包括自己的实行)中,时时处处有所觉悟。儒家当然从典籍中学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二十五》)。这说明孔子并不排除对文献典籍的学习,他自己就在这方面用力至深至勤。然而,他对于古代典籍文献,决不是把它们作为客观知识的对象来掌握,而是把它们作为教化和启悟的途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阳货?九》)。这最后一句也不是表示了解有关草木鸟兽的客观知识,而是蒙培元先生所指出的:是“运用‘诗’的移情作用,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体悟自然界的生命,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正因为如此,孔子对古代文献典籍的解释在受过现代教育的研究者看来,完全是任意发挥,不管文本的本义,完全没有任何“客观性”。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大概要数他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解释了。可这恰恰表明了孔子对于文献典籍的态度。对文献典籍的学习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掌握它的内容,更在于从中把握我们存在的可能:“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阳货?十》)今之教学《诗经》者或许能详其名物训诂,又能进而言其义,然不能“为”,在夫子看来,终是枉然。

  在现代教育影响下,今天人们很少能理解夫子的立场了。在现代教育者和研究者的眼里,《诗经》只是知识对象,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知识的唯一标准是正确,正确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如果把人与他的历史以及历史产生的一切看作的完全对立的,人是认识主体而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客体的话,上述看法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如果将人与其人文世界和自然世界视为一体,如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的话,上述看法的有效性主张不是无限的。人固然可以把他的周围世界视为认识对象,但事物对我们并非只有成为认识对象这一种可能。如果不把人视为孤立的主体,而视为有机世界的一个有机分子的话,那么万事万物未尝不是就是人自己的种种现实和可能。

  《大戴礼记?哀公问》引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又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此所以天人合一,成己即所谓成物。作为宇宙万物中最活跃的分子,人自身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世界的完善与否。从古至今,特别是在当今世界,自然界的种种问题都与人有最大的关系,更不用说人类世界的种种问题。既然世界的种种问题取决于人,那么反求诸己,通过改变和提升人自己来改变世界,不是解决人类种种问题和危机唯一可行的道路吗?而这不就是《论语》的基本出发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孔子和《论语》就决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论语》不应该是知识对象,而是成己成物的途径。

  德语“教育”一词为Bildung,出于“培育、成长”的意思。而中文“教育”的“育”字,也有“培育、成长”的意思。人类向来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例如在柏拉图那里,体育的目的首先不在强身健体,而在于培养学生勇敢坚忍的德性。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虽然没有一个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完全放弃传统成己成德的教育理念,但基本上是束之高阁,或仅是说说而已,并不实行。而且,在目前流行的教学体制下,成德之教很容易变成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论语》的教学不但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应该是流行意义上的道德教育。那实际上是像灌输知识一样的灌输道德戒条,而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真正的道德教育,己古典意义的道德教育其实是人道教化,它不是通过灌输和传授,而是通过生命实践。

  现代教育向《论语》提出了挑战:如何不成为知识的对象而成为学生成德成己的途径。反过来,《论语》也向现代教育提出挑战: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培训。这里涉及的显然不仅仅是在现代教育体制中如何教学《论语》的纯粹方法论问题,而是教育的根本理念问题。这才是《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